探花

探花新闻
昭通市大关县“交快融合+商业赋能”客货邮融合发展
来源:探花        2025-09-03 10:31 【字体:

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,地处滇川交通要道,因境内沟壑纵横、险关重叠而得名“大关”。全县下辖9个镇、1个乡、105个村(社区),总人口37.95万人,国土面积1897.08平方公里,行政村到县城平均车程50公里以上,从最远行政村木杆镇漂坝村到县城约3小时车程。全县各类公路总里程5133.872公里,乡镇三级路及以上通达率100%,建制村公路硬化率100%,以国省县道为主骨架、乡道为支线、村道为脉络的横通东西、纵贯南北、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。大关县以“交快融合+商业赋能”为突破口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之路。

 

健全机制,整合资源,筑牢融合发展根基

大关县立足县域优势,构建起全方位的推进体系。机制创新上,出台《大关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》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行业牵头、乡镇部门协同、企业主体负责”的联动格局,明确分工与时间节点,凝聚起强大合力。资源整合方面,精准定位“一县一驿站”品牌,统筹资金、土地和客运线路资源,探索“交快合作+商业赋能”新模式。资金保障上,整合省、市、县600余万元奖补资金,专项用于县级共配中心、乡村驿站建设及路线补贴,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后盾。

 

推进“交快融合”,共建共享,畅通物流主动脉

盘活国有运输企业闲置资产,大关县推动其与快递企业战略合作。利用县城二级汽车客运站闲置场地,投入4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寄递物流公共配送厂房,打造县级共配核心枢纽。该枢纽吸引7家主流快递企业入驻,实现标准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运作,大幅提升快递分拣效率与规范化水平。在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建设上,大关县整合开通3条县到乡客货邮线路,并定制13辆新能源汽车投入农村客运。同时,完成二级客运站充电桩提级改造,配置10台充电桩、20只充电枪,保障运输动力。如今,全县建制村100%通客车且运行稳定,为客货邮融合提供可靠运输保障。

 

探索“快快融合”,创新模式,激活市场微循环

针对农村快递成本高、企业生存难、农产品出村慢等痛点,大关县创新企业运营模式。引导县内快递企业成立黄连河驿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,打造“一县一驿站”品牌,推行“商超赋能”模式。在10个乡镇、75个建制村布局“快递+超市”服务站,以快递引流带动商超营收,弥补快递进村成本压力。为强化镇村驿站协同发展,大关县指导黄连河驿站规范财务与收益分配,乡镇驿站以10%的收益反哺村级驿站,并提供货品供应链支持,帮助镇村快递网点实现“扭亏为盈”,破解山区快递末端生存发展难题。

 

成效显著,赋能乡村,释放发展新活力

“交快融合+商业赋能”模式成效斐然。于企业而言,统一配送降低快递企业运营成本,200万元镇级收益反补村级站点,让镇村网点摆脱困境;盘活的客运场站与运输资源,扭转传统农村客运经营颓势,客运站年均增收200万元,快递企业年均增收420万元。客货邮融合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。快递进港量增长18.62%,出港量增长37.91%,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。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加速涌动,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。民生福祉也得到极大提升。48小时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全县,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寄递服务。借助物流网络,大关竹笋、茶叶等农特产品年均多销售300万件,实现外销收入3.9亿元,真正让“土特产”下山进城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,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与幸福感。

大关县依托“交快融合+商业赋能”的双轮驱动,激发农村客货邮融合的新活力,不仅有效解决了山区物流的难题,更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、富民强县的乡村振兴新道路。

     |      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×